Skip to content

突破(三) - 震荡区间与整理形态突破

Al Brooks 博士在本节课中聚焦于特定形态的突破,主要是震荡区间突破和常见的整理形态突破(如旗形、三角形、楔形等),并讲解了如何利用这些形态进行交易。

震荡区间突破 (Trading Range Breakout)

  • 定义:价格突破一个已建立的横盘震荡区间上边界(阻力)或下边界(支撑)
  • 特征
    • 震荡区间通常由至少两次测试高点和低点形成。
    • 突破前,区间内可能出现波动收缩能量积蓄的迹象。
    • 突破的可靠性与区间的持续时间宽度有关(通常持续时间越长、越宽,突破越重要)。
  • 突破后的行为
    • 50% 法则:大约 50% 的初始突破会失败并回到区间内。
    • 成功突破:通常需要强劲的突破 K 线和良好的跟随,并且价格能持续保持在区间之外。
    • 回测:成功的突破后,常常会回测被突破的区间边界。
    • 量度移动 (MM):突破后的一个常见目标是基于区间高度的量度移动。
  • 交易策略
    • 谨慎对待初始突破:由于失败率较高,避免盲目追单。
    • 等待确认:等待突破后的收盘确认跟随 K 线
    • 回测入场:在价格回测区间边界并确认支撑/阻力有效时入场。
    • 假突破反向交易:如果突破失败,可以考虑在价格回到区间内后向相反方向交易,目标是区间的另一端。

整理形态突破 (Consolidation Pattern Breakout)

整理形态是趋势中的暂停,突破这些形态通常预示着原有趋势的恢复。

  • 旗形 (Flag)
    • 形态:短暂的、与主趋势反向倾斜的小通道或矩形。
    • 突破:通常顺着主趋势方向突破旗形边界。
    • 目标:基于旗杆(突破前的主趋势波段)高度的 MM。
  • 三角形 (Triangle)
    • 形态:收敛的趋势线(对称、上升、下降)。
    • 突破:通常发生在形态的后半段(约 2/3 处),大概率顺着形成三角形前的趋势方向突破。
    • 目标:基于三角形最宽处的高度的 MM。
    • 注意:末端的突破可能是假突破。
  • 楔形 (Wedge)
    • 形态:收敛的、同向倾斜的趋势线(上升楔形、下降楔形)。通常是反转形态,但也可能作为趋势延续形态出现(较少见)。
    • 突破:作为反转形态时,通常向楔形倾斜方向的相反方向突破。
    • 目标:至少回到楔形的起点
  • 交易策略 (通用)
    • 识别形态:准确识别形态是关键。
    • 等待突破:等待价格明确突破形态的边界。
    • 确认:观察突破 K 线的强度和跟随情况。
    • 入场:突破时或回测时入场。
    • 止损:通常设置在形态内部的关键点或突破点的另一侧。
    • 目标:利用形态本身的测量方法设定目标。

核心要点:震荡区间和整理形态的突破提供了重要的交易机会。然而,需要注意区分真假突破,尤其是在震荡区间和形态末端。等待确认、结合市场背景、并使用基于形态的测量方法来设定目标是关键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