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A Wedges
本节课是关于楔形反转系列课程的第一节,主要介绍了楔形(Wedge)的定义、基本形态特征、画法以及其在市场中的两种主要角色:作为趋势中的旗形(延续形态)和作为潜在的反转形态。
核心概念
楔形的定义与形态特征
- 基本定义:楔形是一种由三段或更多段同向推动(Pushes/Thrusts)组成的价格形态,总共包含至少五段价格运动(三段主推方向,两段反向回调)。
- 视觉形态:价格在两条收敛的趋势线之间波动,形成向上或向下倾斜的收窄通道。因此,楔形本质上是一个倾斜的收敛三角形。
- 推动次数:虽然经典定义是三次推动,但实际市场中可能出现四次甚至五次推动的楔形。
- 画线要点:
- 趋势线的画法并非绝对精确,允许小的突破或未触及。
- 当出现新的高/低点时,趋势线可能需要调整。
- 在两条可能的趋势线(一条被突破,一条未触及)之间选择时,通常优先选择被轻微突破的那条。
- 画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市场结构和潜在的交易机会,而非追求完美。
楔形的两种主要角色
- 作为旗形(Wedge Flag - 延续形态):
- 楔形熊旗 (Wedge Bear Flag):在下降趋势中,出现三段或更多段向上倾斜的推动,形成收敛的向上通道。这通常是下降趋势中的反弹(回调),预示原有下降趋势大概率会恢复。
- 楔形牛旗 (Wedge Bull Flag):在上涨趋势中,出现三段或更多段向下倾斜的推动,形成收敛的向下通道。这通常是上涨趋势中的回调,预示原有上涨趋势大概率会恢复。
- 本质:楔形旗形是趋势延续过程中的一个震荡整理区域。
- 作为反转形态 (Wedge Reversal Pattern):
- 楔形顶 (Wedge Top):在上涨趋势的末端,出现三段或更多段向上倾斜且力度逐渐减弱的推动,形成向上收敛的楔形。这预示着上涨动能衰竭,市场可能反转下跌。
- 楔形底 (Wedge Bottom):在下降趋势的末端,出现三段或更多段向下倾斜且力度逐渐减弱的推动,形成向下收敛的楔形。这预示着下降动能衰竭,市场可能反转上涨。
- 本质:楔形反转形态是大反转结构的一种,通常涉及到趋势末端的震荡区间。
- 作为旗形(Wedge Flag - 延续形态):
楔形与其他市场结构的关联
- 通道 (Channel):
- 所有上涨通道在更高时间周期上,通常表现为熊旗形态。上涨通道有75%的概率最终会向下跌破或横向突破进入震荡区间。
- 所有下降通道在更高时间周期上,通常表现为牛旗形态。下降通道有75%的概率最终会向上突破或横向突破进入震荡区间。
- 楔形是通道的一种特殊形式(收敛通道)。
- 三角形 (Triangle):楔形是倾斜的收敛三角形。
- 震荡区间 (Trading Range):楔形本身就是一种震荡区间,无论是作为旗形还是反转形态,都体现了多空力量在特定价格区域内的争夺和平衡的打破。
- 大反转 (Major Trend Reversal):楔形顶和楔形底是常见的大反转形态。
- 通道 (Channel):
楔形反转的概率与目标
- 反转概率:
- 一个形态良好的楔形反转(例如,三次清晰的推动,伴随力度衰竭),其后发生反转并至少走出两段反向运动的概率约为75-80%。
- 若楔形在第三推时出现对通道线的加速突破(即"竭尽式突破"),则反转概率更高。
- 最小目标:楔形反转后的最小价格目标是运动到楔形的起点(即第一推开始的地方)。
- 进一步目标:如果反转成功,可能会发展成更大级别的趋势或震荡区间。
- 反转概率:
交易楔形的关键考量
- 背景 (Context):楔形所处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。是在强劲趋势的中途(可能只是旗形),还是在趋势末期(可能是反转)?
- K线信号 (Signal Bars):在楔形的第三推(或最后一推)完成后,寻找清晰的反转K线信号(如大实体反向K线、吞没形态、双K反转等)来确认入场。
- 突破 (Breakout):关注楔形趋势线的突破方向和力度。
总结
楔形是一种重要的价格形态,既可以作为趋势延续的信号(旗形),也可以作为趋势反转的信号。理解其定义、形态特征、画法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解读,对于交易决策至关重要。交易楔形时,需要结合市场背景、K线信号和突破行为进行综合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