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A Final Flags
本节课主要介绍"末端旗形"(Final Flag)的概念及其在趋势反转中的作用。末端旗形是趋势中最后一个整理形态(通常是震荡区间或三角形),其后的突破往往是趋势的最后冲刺,随后市场很大概率会发生反转或进入更长时间的震荡。
核心概念
末端旗形的定义与特征
- 定义:趋势(上涨或下跌)发展到后期,在发生根本性反转或长时间震荡之前,出现的最后一个旗形(回调或横盘整理)。
- 形态:可以是小三角形、横盘震荡区间(通常持续20根或更多K线)、高/低2、楔形等。
- 作用:末端旗形是趋势即将结束的信号。识别末端旗形有助于交易者:
- 在顺势突破时及时止盈,避免利润回吐。
- 为潜在的反转交易做准备。
- 普遍性:几乎所有趋势(包括震荡区间内的小波段)的结束都伴随着某种形式的末端旗形。
末端旗形后的突破行为
- 突破失败:末端旗形后的顺势突破,有时并不能创出新高/新低,或者仅短暂突破后就迅速反转。
- 例如,熊旗被跌破,但价格在前期低点之上反转向上(形成抬高的低点)。
- 例如,牛旗被向上突破,但价格在前期高点之下反转下跌(形成降低的高点)。
- 突破后反转:即使突破创出新高/新低,也往往是趋势的最后一段行情,随后发生反转。
- 突破失败:末端旗形后的顺势突破,有时并不能创出新高/新低,或者仅短暂突破后就迅速反转。
识别末端旗形的辅助因素
- 趋势持续时间:当一个趋势已经持续20根或更多K线时,出现的旗形更有可能是末端旗形。
- 抢购/抛售高潮 (Climax):趋势末期常伴随一系列的抢购高潮(大阳线、几乎无回调的快速上涨)或抛售高潮(大阴线、几乎无回调的快速下跌)。高潮后的旗形很可能是末端旗形。
- 震荡区间的形成:如果一个回调发展成持续10-20根K线以上的横盘震荡区间,那么它从"回调"的性质转变为"震荡区间"。震荡区间意味着多空力量均衡,反转的概率增加。
- 震荡区间具有"磁力",其上下轨的突破有80%的概率会失败并被拉回区间内。
- 接近重要支撑/阻力位:
- 如果牛旗出现在重要的阻力位(如前期高点、通道上轨、测算目标位MM)下方,那么它很可能是末端牛旗,突破阻力后易失败反转。
- 如果熊旗出现在重要的支撑位(如前期低点、通道下轨、测算目标位MM)上方,那么它很可能是末端熊旗,跌破支撑后易失败反转。
- 反转形态的出现:末端旗形区域如果同时出现其他反转形态(如楔形、双顶/双底、ii结构),会增强其作为末端旗形的可能性。
- 例如,上涨趋势末期的牛旗(同时也是一个楔形顶的组成部分)在MM目标位附近向上突破失败。
- 趋势线突破:原有趋势线被横向突破(进入震荡整理),也是趋势可能结束的信号。若此后趋势尝试恢复并测试前期高点/低点失败,则反转概率大。
交易末端旗形
- 顺势交易:若在末端旗形突破时顺势入场,应考虑快速止盈,因为后续空间可能有限。
- 反转交易:当识别出末端旗形,并出现清晰的反转信号K线(如ii结构被反向突破、大实体反向K线)时,可以考虑反向开仓。
- 目标至少是两段式的反向运动(例如,下跌,反弹,再下跌)。
- 初始止损设在信号K线的前方。
案例分析要点
- 上涨趋势末端牛旗:
- 关注是否临近上方阻力(MM目标位、前期高点)。
- 旗形是否持续时间较长(20+ K线),形成震荡区间。
- 是否出现楔形顶、ii结构等反转信号。
- 突破后K线强度是否减弱,或出现反向强K线。
- 下降趋势末端熊旗:
- 关注是否临近下方支撑(MM目标位、前期低点)。
- 旗形是否持续时间较长,形成震荡区间。
- 是否出现楔形底、ii结构等反转信号。
- 跌破后K线强度是否减弱,或出现反向强K线。
- 即使在窄幅下跌通道中,强势突破趋势线后的首次反弹也常形成熊旗,之后再次探底(可能是最后一段下跌)。
总结
末端旗形是识别趋势耗尽和潜在反转的重要工具。通过结合趋势阶段、K线形态、支撑阻力、以及其他反转信号,交易者可以更有效地判断末端旗形,从而优化交易决策,规避风险,并捕捉潜在的反转机会。